海洋城市市长对话会热议“海洋让城市更美好”
中外海洋城市市长同台,都聊了什么
记者杨庭栋 9月8日,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海洋城市市长对话会在青岛举行,主题是“海洋让城市更美好”。
●丽水市推进保护和开发并举,通过发展海上风电和氢能等绿色能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我们计划在2032年建成大型海上风电园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同时,为国家经济增添重要支柱
——韩国丽水市市长郑琦明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尼斯采取多方面应对举措,比如建立海洋保护区,减少人类活动造成的海洋生态影响,针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恢复的技术研发工作也在加快推进
——尼斯市副市长克里斯蒂安·艾米尔
●班达亚齐位于板块交界地带,是印度尼西亚最易遭受地震和海啸影响的区域。随着气候变化持续加剧,我们正积极推进减灾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降低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各类风险
——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市市长特别代表、政务秘书长贾拉鲁丁·乌马尔
9月8日下午,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海洋城市市长对话会在青岛举行,主题是“海洋让城市更美好”。在去年山东沿海七市市长对话的基础上,今年的活动扩大范围,邀请了韩国丽水市、肯尼亚蒙巴萨郡等外国城市的市长或市长代表同台交流,增强中外海洋城市间的合作互鉴。
丽水市作为三面环海的韩国南部城市,如何正确处理与海洋的关系,始终是该市发展面临的重要命题。“我们推进保护和开发并举,通过发展海上风电和氢能等绿色能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韩国丽水市市长郑琦明介绍,丽水市具备发展海上风电产业的区位优势,计划在2032年建成大型海上风电园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同时,为国家经济增添重要支柱。
以会为媒,深化海洋合作——这也是丽水正在努力的方向。郑琦明介绍,当地正在筹备2026丽水世界岛屿博览会,这是全球首个以岛屿为主题的博览会,旨在为岛屿国家间建立合作平台。他向青岛市及现场其他城市代表发出参会邀请,希望通过全球协作应对气候危机,共谋海洋繁荣发展大计。
今年6月,法国第五大城市尼斯与青岛签署建立友好合作城市关系协议。对于本次青岛之行,尼斯市副市长克里斯蒂安·艾米尔满怀期待。对话会上,她重点关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议题,并分享了尼斯的实践经验。
“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向沿海集中,海洋生态破坏、海平面上升等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有很多沿海居民因此被迫迁移。”克里斯蒂安·艾米尔说,为了保护海洋生态,尼斯采取多方面应对举措,比如建立海洋保护区,减少人类活动造成的海洋生态影响,针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恢复的技术研发工作也在加快推进。当地还成立了海洋环境保护相关协会,动员沿海居民、海洋开发者和专业人士共同参与,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
海洋,是山东发展的最大动能、最大优势和最大潜力所在。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市,去年海洋生产总值1426.6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8.2%,是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我们利用海洋这个资源富集的‘聚宝盆’,加快海洋产业优化升级。”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孔凡萍介绍,威海作为全国首个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大力实施海水养殖深蓝工程、海洋种业倍增计划、远洋渔业拓展工程,水产品产量保持全国地级市首位。同时,推动涉海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化跨越,重点培育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船舶与海工装备、海上风电装备等产业集群,客滚船、重吊船建造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和80%,入选首批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
“2004年,一场巨型海啸席卷14个国家,夺走了23万人的生命,班达亚齐正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市市长特别代表、政务秘书长贾拉鲁丁·乌马尔说,班达亚齐位于板块交界地带,是印度尼西亚最易遭受地震和海啸影响的区域。随着气候变化持续加剧,该市正面临潮汐洪水、极端降雨和海平面上升等多重威胁。为了让悲剧不再发生,当地正积极推进减灾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通过普及沿海灾害知识、完善早期预警等手段,降低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各类风险。
“沿海城市既拥有难得的经济发展机遇,也面临海平面上升等气候问题和日益增长的城市压力。”肯尼亚蒙巴萨郡政府首席可持续发展官、“海滨之城”平台联合主席巴西尔·安加加说,长期以来,城市管理者和海洋科学家各自为阵,很少合作。“海滨之城”平台的创立就是为了连接这两大群体,汇集地方政府、港口机构和海洋科学界的力量。“海洋十年”明确了十大全球挑战,我们的使命是助力全球应对这些挑战。
本次对话会既是一次相互交流的盛会,也是一次促进合作的良机。现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蓝色经济发展联盟正式启动。该联盟由中国—东盟中心、“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联合发起,将整合中国与东盟以及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在蓝色经济领域的优势资源,加强信息、技术和投资等方面的沟通协作,构建区域“政策对话—技术转移—产业对接—金融支持”全链条合作平台,推动蓝色经济标准体系与最佳实践的区域互认。
丰富的成果发布也是本次活动的特色之一。《全球蓝色伙伴关系青岛倡议》现场发布,诚邀全球伙伴深化合作,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目标,共同构建以城市为核心载体的蓝色伙伴关系网络,携手开创海洋繁荣与可持续发展的崭新局面。会上,还宣布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成为宜可城会员,并发布“自然城市”新入选城市名单,此次共有南非厄加勒斯角、中国广州等19座城市入选,“自然城市”倡议由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支持,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牵头发起和管理,是全球最大的城市和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与案例分享平台,截至目前,已有来自79个国家的近400个城市加入“自然城市”。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张文婷)
配资平台查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