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想离开浪浪山,出去闯闯”
到“这条路走对了”。
水墨氤氲的山川间,四个小妖怪的身影踉跄前行:“背锅侠”小猪妖、身披袈裟的蛤蟆精、社恐发抖的猩猩怪、被强行闭麦的黄鼠狼精,组成一支荒诞又热血的“草根取经团”。
作为《中国奇谭》首部动画电影,由上海美术制片厂等联合出品的电影《浪浪山小妖怪》8月2日上映以来迅速刷新票房,累计票房已突破6亿元,刷新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
无名小妖也可以怀揣“取经成佛”的梦想,无名之辈也值得被看见被书写——这个故事其实出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位青年教师之手:导演、编剧於水是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数字动画艺术系副教授、系主任。
展开剩余90%此外,7名学院毕业生也参与了核心主创, 影片片尾专门致谢了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从2023年《中国奇谭》20分钟的惊艳亮相,到2025年《浪浪山小妖怪》118分钟的大银幕绽放。於水老师用“草根取经团”两次打动了观众。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於水老师:
於 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数字动画艺术系副教授
系主任
代表作除了《浪浪山小妖怪》《小妖怪的夏天》,还有《云先生》《火红的青春》《星星梦》《禽兽超人》《生活原来是这样的》,在国内外多次获奖。
他在北航开设有本科课程《剧作与故事板》《工作室定制课》等,还有全校通识课《艺术史与现代艺术(2)》(联合授课)、研究生课程《未来影像创新设计》等。他承担纵向科研课题7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期刊12篇,出版动画专业教材7部。
01
立意:
为小妖怪们立传
於水老师为什么编写出这样一个“小妖怪们到最后都没有名字、也没有真正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呢?主创团队接受采访时这样解读:“今天的观众还是需要新东西。”
在小妖怪的选角上,於水老师希望是真正的nobody——不典型的,在过往影视作品中也总是作为“边角料”的小动物。
“有关西游记的叙事中,大多是以孙悟空或师徒四人为主角,是典型的传统英雄叙事。这一次,我想把镜头对准对面, 那些妖怪,尤其是籍籍无名的小妖怪,他们一定是坏的吗?他们有自己的苦恼吗?他们有父母吗?在这一刻,妖怪的刻板印象消失了,他们变得也有血有肉,变得立体。所以, 我希望在这部影片中,通过换位思考来重新审视西游世界,可能目光会变得更温和,对待一些人和事情会变得更宽容。”於水说。
(剧透:片中的乌鸦怪是由於水老师客串配音)
02
角色:
小猪妖是“打工人”也是创业者
小猪妖在动画短片里是悲催的“打工人”,到电影里又成了四处拉人入伙的创业者。
於水坦言,他想通过这些人物展现普通年轻人的故事与困境:小妖怪的设定就是底层小人物,从小人物的视角出发去讲述他们会遇到的问题。
正因为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是小人物,小妖怪的经历才唤起了最大程度的共鸣和共振。
03
美术:
於水是山西人 片中山西古建多
不少观众发现,电影中阁楼庙宇都有山西古建筑的影子。不仅因为导演於水是山西人,更源于主创们对传统文化的深情。
“每次去采风看到这些古代建筑就仿佛跨越时空,与那个时代的工匠对视,这种令人震撼的共鸣让人想要落泪,想让更多观众感受到这种美。”
於水认为,二维动画的独特优势就是人手画出来的质感笔触,天然带有一种温暖感和亲近感。背景借鉴传统水墨画的用笔渲染,又结合现代光影、透视的表现手法,创造了既有真实感又兼具中国传统审美意蕴的独特画面。
在於水看来,能让观众产生广泛共鸣的不外乎三个层面:“首先是传统符号,比如中式建筑、灯笼等;其次是中式审美,比如留白技艺和水墨画;第三点是情感认同, 就像猪妈妈对小猪妖的爱藏在了每一句‘多喝水’的叮嘱里。”
04
幕后:
设计和绘制“小妖怪”的北航学生
在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同学们都说“水哥的课一点都不水。”
因为自己身处动画艺术创作第一线,於水总能为同学们带来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和创作理念。他不仅自己的作品获奖,他指导的学生作品也屡获国内外重要奖项。
学院培养的诸多优秀毕业生成为行业内领军人才,包括《大圣归来》《白蛇:缘起》等电影主创、Pinta Studio联合创始人米粒,拳头公司香港工作室美术总监、《英雄联盟》角色设计师肖茂凯,《哪吒2》出品方光线动画美术总监莫矜……在中国动画行业,北航毕业生已成为一张闪亮名片。
北航人的身影也贯穿《浪浪山小妖怪》的创作全程:杜伟、宋晔、武昊静、杨蕾、王笑然、李金秀、程宽等毕业生、在校生担任了核心创作。
听听她们的心声:
原画/动画-2018届本科、
2021届硕士毕业生杨蕾:
於水老师曾是我研究生阶段的导师,看到他一直活跃在动画领域产出新的作品,我受到了很大鼓舞。
我主要负责了黄鼠狼角色部分镜头的原画、中间帧、清线和上色,这是我第一次参与表演类动画长片的创作。正式开始制作动画之前,要先根据导演讲戏、分镜和layout,充分理解角色的情绪状态和整个氛围,再进入动画草图阶段,通过不断尝试找到适合角色的动作、表情、节奏和运动幅度等。
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些特写镜头中细节的表现,例如比较抽象的烟雾动画,既要在造型上体现国风美感,还需要把控它扩散的速度、形状和帧与帧之间的变化。以及像黄鼠狼包袱重量的体现,布的柔软度和包裹物体的质感,也需要通过线条的形态结合运动规律呈现出来等等。
角色设计-2022级本科
在校生王笑然:
大二下学期,我有幸参与了《浪浪山小妖怪》角色与道具的设计工作。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雷音寺的一众罗汉们,虽然在电影中不过出现几秒钟,但每一个也都有讲究。
罗汉们的主要形象来源于山西省崇庆寺、双林寺中的十八罗汉像。我先搜集了众多实物照片,然后再一遍遍绘制草稿,简化形象,最后仔细勾勒出成稿。袈裟繁复重叠,我一度被这些衣服绕昏了头脑,看了众多袈裟上身视频后才终于理解了它们的具体结构。
参与《浪浪山小妖怪》的制作,让我感触最深的其实就是动画本身。自从开始学动画,我时常觉得二维动画能够存在就是一个奇迹。一秒动画二十四帧,哪怕以一拍三来算,一秒也要画至少8张,一场一个半小时的电影的作画张数,我不敢想象。更何况除此之外还有剧本、分镜设定、背景绘制、后期......这样复杂庞大的动画竟然真的被一步步创造了出来,让人震撼又感动。
动画是团队的艺术,希望未来中国的动画团队能够越来越好,“中国动画”能够越走越远。
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综合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青年报
发布于:北京市配资平台查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